
我特别喜欢乘火车旅行。
它不像飞机那样在云端飞翔,而是贴近大地飞翔,仿佛专门为我开辟了一条漫长的风景线。坐在微微摇晃的车厢里,耳边闻着淡淡的晒焦的棉花香味,耳边传来铁轨和车轮的沙沙声,窗外的风景变成了一部动人的电影。春天的花香,夏天的翠绿,秋天的色彩,冬天的银色,在悠闲的旅途中诉说着故乡的山水风情。
自从我五岁第一次乘坐儿童票的绿色列车以来,寒暑假里妈妈总是牵着我的手,背着装满绘本的背包,坐火车去远方。窗外传来的“叮当”声就像时间的流逝,对我来说,它再现了故乡四季更替的壮丽乐章。每一个当你打开一本装满车票的剪贴簿时,浅蓝色卡片上印有的火车剪影标志立即勾起那些温暖而生动的回忆。
作者:何秀睿同学
春天的火车总是弥漫着花香。记得当年去婺源的时候,我靠在车窗上数着隧道的数量,顿时被那金色的山野所淹没。一座白墙黑瓦的村庄镶嵌在梯田里,油菜花海随风荡漾,透过车窗可听见蜜蜂振翅的声音。坐在我旁边的奶奶微笑着递给我一些她在家晒的干笋。他说,金色的波浪之下,是村民们充满希望的一年。妈妈指着远处忙碌的农民说,正是他们的辛劳,才让春天的景色如此生动。就在这时,我突然感觉眼睛发烫。这首诗原著教材里的《春天种一粒谷子》其实很清新、很温暖。每一颗花蕾都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,在烟花的世界里绽放出祖国的春天。
作者:卜诗睿同学
夏季出行,最重要的就是清凉。当火车穿过秦岭时,深绿色的森林在山间流淌,瀑布从悬崖上倾泻而下,水雾似乎给车窗带来了一丝清凉的感觉。司机推着车,保温瓶里的绿豆汤还余香。妈妈在《徐霞客游记》一书中写道:“从五圣山回来,看不到山,从黄山回来,看不到山。外面,雄伟的黄山松树伸出双臂,迎接远方的客人。我躺在窗前,贪婪地呼吸着潮湿的空气,感受着那神奇的世界。”k 自然。高耸的山峰,茂密的树木,似乎见证着我们国家的勃勃生机。我不禁为自己在这样的地方长大而感到非常自豪。
作者:王一成同学
秋天的铁轨铺上了金色的地毯。在去额济纳的火车上,我看着胡杨林变成金黄色,然后变成蝴蝶,在天空中翩翩起舞。车厢里弥漫着烤红薯的甜香。坐在我斜对面的一位老画家,展开画纸,将窗外的绚丽景色记录在画布上。他说,这些高大的胡杨树,就像保卫边疆的战士,已经存在了3000年,不会再有3000年倒下。这时我才明白,祖国的秋天带来的不仅是收获的喜悦,还有坚持的力量。望窗外金色的大海,仿佛看到了无数像胡杨一样的建设者是他们坚守着自己的支柱,用汗水和青春浇灌着祖国的繁荣。这种感觉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。
冬天的旅行最像童话里的旅行。去哈尔滨的路上,我靠在结冰的车窗上,看着松花江变成一条银色的巨龙。当火车进入白雪皑皑的乡村时,世界变成了奶油馅饼,树顶上的雪看起来像蓬松的棉花糖。车厢里暖洋洋的,大家分享着冻梨、蜜饯山楂,来自东北的爷爷奶奶给孙子们讲着“林海雪原”的故事。妈妈指着远处的风力发电机说,这些“大风车”正在为千家万户供应清洁能源。那时我沉浸在冰雪世界的梦想中,惊叹于祖国科技的进步。这片土地完美融合了传统与现代、自然与d技术,我很幸运能够亲眼目睹这一切。
作者:陈钰琪同学
这些年来,车轮撞击铁轨的声音,从“叮、叮、叮、叮”变成了风声不断的轰鸣,绿皮列车也逐渐被飞驰的列车所取代。当我以350公里的时速环游世界时,我才真正明白了什么是“中国速度”。窗外,新建的跨海大桥像一条卧在海浪上的巨龙,太阳能阵列在沙漠中闪耀着科技光芒,智能温室里的瓜果一年四季散发着好香。这些日新月异的变化让我看到,我们的祖国正在快速发展,充满勃勃生机。
作者:吴阳同学
每一段铁路都开阔了我的视野,每一扇车窗都折射着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。我听到的故事,我尝试的食物,我在火车上遇到的微笑早已成为我生命中珍贵的回忆。还记得坐在高铁上,一位老工程师指着窗外的智能变电站自豪地说:“现在连铁路维护都用机器人了!”那一刻我感受到了课本之外的真实时代的脉搏。
作者:沉晓晨同学
我将继续跟随火车,走遍祖国的每一个角落。我想看空中公路穿越青藏高原的雪山,我想记录粤港澳大湾区的灯光照亮夜空的方式,我想用我的镜头捕捉村庄在区域振兴过程中的变化。我深深地明白,读万卷书不如坐火车走几千公里。因为最美的教室永远在路上,故乡的山山水水都值得我热爱,值得我一生书写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