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.2%,高技术制造业呈现强劲
发布时间:2025-10-22 12:20
10月20日,日本上半年国民经济表现“成绩单”公布。初步测算,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(GDP)1015036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.2%,比上年同期加快0.4个百分点。值得注意的是,前三季度,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.6%,明显超过全部规模以上制造业增速,为高质量发展不断增添新动力。 “总体来看,前三季度,稳就业、稳经济的政策措施持续有效,宏观经济主要指标保持稳定,经济运行总体平稳、稳中有进,高质量发展继续取得积极成效。其。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,我国经济“稳”的格局、“进”的动能、“韧性”的特点没有改变,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有有力支撑。中国经济展现韧性,供给和需求均增强。 “5.2%的增速充分体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。庞大的市场、完整的产业链、有竞争力的产品和制度优势是支撑经济持续稳定的重要力量。”广东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。今年前三季度,我国各行业生产供应呈现良好增长势头。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郑学功表示,信息通信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、租赁业和商务服务业分别比上年增长11.2%和9.2%。此外,旅游、快递服务等相关服务业快速增长,批发零售业、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、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5.6%、5.8%和4.6%。 10月20日,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,据测算,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(GDP)1015.36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.2%。这张照片显示的是山东省青岛港,一艘汽车船在拖船的帮助下停泊在集装箱码头(无人机拍摄)。新华社发(于方平 摄) 内需也持续改善。 “促进消费政策持续有效,服务消费持续快速增长,总体消费市场保持稳定。前三季度,终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.5%,拉动GDP增长2.8个百分点。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。”郑学孔表示。同时,面对多方压力和挑战,外贸持续展现韧性。1-3月货物进出口总额336078亿元,比去年同期增长4.0%。“我国进出口展现出较强韧性。其中,前三季度出口累计增速达到6.10%,明显高于去年同期的4.40%和去年全年的5.82%。其中,机电产品、高新技术产品、集成电路对出口拉动作用最大。值得注意的是,机电产品已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支撑。r 出口。 “我国出口连续7个月增长”,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仲云表示。持续转型现代化,新动能驱动新增长引擎 当前,“我国实现年度经济发展目标仍具备许多有利条件”。这是由PL国家统一办公室发言人宣布的。从发展趋势看,今年以来,国民经济不仅顶住压力、稳住基本盘,而且在许多关键领域取得新进展、新进步。从发展动力看,中国经济正在被新的增长引擎替代。 “在总量稳定的基础上,结构转型升级持续推进,新型生产力和绿色低碳排放动能不断增强。其中,工业机器人、服务机器人和“其他产品继续连年两位数增长,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继续保持良好增长势头。”罗志恒分析道。数据显示,前三季度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.6%,明显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制造业6.8%的增速。 电路和特种电子材料分别增长22.4%和20.5%。工业机器人、服务机器人、动车组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9.8%、16.3%和8.6%。业内人士表示,第四季度生产率将继续出现新的增长,以高科技制造业为代表。预计该领域将继续快速增长。 “新产能开发将不断创造新格局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,“前三季度,高性能化纤和生物基化纤产量分别增长34.0%和20.2%, 纤维增强塑料制品产量分别增长26.3%。传统产业积极融入“人工智能+”,加快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,形成“老木丝”。现阶段,经济发展实质质量的提升比表面价值提升更广泛。积极因素不断积累流利性指标,可见积极因素正在积聚。 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连续第二个月回升。 10月上旬,流通领域部分重要工业品价格继续上涨,有利于企业盈利能力改善。据有关部门测算,中秋、国庆假期全国出行人数达8.88亿人次,大型体育赛事、音乐会、音乐节异常火爆。随着大规模消费补贴导致物质消费扩大,服务消费正逐渐成为我国消费新的增长点。国家金融与发展研究院首席高级研究员潘明表示,要继续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为新的增长极。方程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继续快速增长,新能源汽车、人工智能、量子技术等领域持续进步。场地。这不仅将为经济注入新动力,也为我国率先重构全球产业链继续提供有利条件。 “当然,我们必须认识到,经济仍面临一系列挑战,必须进一步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,推进大规模改革,激发地方政府、居民和企业的积极性,进一步释放经济活力的需要。”罗志恒进一步表示: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经济政策持续发力,保障了经济平稳运行,近期宏观经济 调控力度也进一步加大。 “我国有充足的政策空间、丰富的政策工具和经常性的资源储备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,下一阶段将着力稳就业、稳企业、稳市场、稳预期,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,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。(记者魏晓毅)